<
y8h1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> 第187章 东宫十策
    从承庆殿回来,李承乾只是匆匆吃了口饭,便埋头书案,开始写他的惠民奏疏。

    其一,成立中药司,由太医署负责管理。招手大量的郎中供职,让他们在县、乡、里公车诊病,开药。鳏寡孤独者,可免费。

    药材,由户部专门负责收购,在各州建立药库,统一配发下去。欠缺的地方,比如灾年灾区,也可以适当的调配,不至于临时抱佛脚。

    其二,各都督府、州、县,成立民济司,专门负责向百姓借贷种子、农具、口粮的等问题。保证地方农时,也保护百姓不至破产。

    其三,鼓励民间善待老人,孝之道,人之根本。家中老者,有年七十以上者,则按照一定的数量减免赋税,以减轻他们的负担,也鼓励他们的孝道。

    其四,各州、县建立公房,专门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。地方官府也要做好父母官的责任,为他们介绍生计,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。

    其五,百姓贫弱,养孩子不容易。凡有十岁以下孩童之家,每个孩童每个月可领取五十钱的营养费,以改善他们的伙食。吃的好,不生病,孩子也就能正常长大了。同时,这也是为了鼓励繁衍人口。

    其六,对于孤寡老者,无儿女者,朝廷除了现有的政策外,还应该出资为他们营缮房屋,管理他们的土地,让他们能安享晚年。

    其七,顺天门外特设“鸣冤鼓”,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,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。

    其八,鼓励开垦荒地,对于垦荒者,由朝廷供给耕牛、农具和种子;并规定免税三年,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。有田五至十亩的,必须栽种桑、棉、麻各半亩,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。

    其九,开塘修堰,疏通河流,勘察全国的水利系统,规划农田灌溉面积。

    其十,移民屯边,鼓励狭乡百姓迁徙宽乡,赏田加倍,鼓励百姓迁徙边关,赏田四倍。如此,既可巩固边防,也可缓解土地压力。

    翌日,收到李承乾惠民十策的李世民,在承庆殿中,与长孙无忌、房玄龄聊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朕这个长子啊,总管有点做太子的样了。过去,朕总担心他养于深宫夫人之手,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话。”

    “但现在看来,朕的担心是多余。太子所奏,处处关系民生,也都切冲要害,朕心甚慰。”

    皇帝都说好了,那自然是好的。况且李承乾写的,也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自然要大加赞赏。

    但这个事,不能一股脑的都办了,朝廷忙活不来,很有可能闹个虎头蛇尾,到时候遭罪的,可就是百姓了。

    所以二臣建议,逐条的来做,成型一个,再做下一个。一步步的来,一步步的做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!

    对于两位老臣老成谋国的态度,李世民很满意,是的,不能急,他叫二位来,就是想与他们商量一下,那几条是可现在就推行的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东宫-书房

    李象、李医、张柬之、裴行俭、还有李治、李仁、长孙延,七个小家伙排排坐。

    今天,他们是来听课,听的就是李承乾有关土地政策的想法。

    均田制,是北魏至大唐数朝,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。北魏初年,长期战乱,人民流离失所,田地大量荒芜,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。为保证赋税来源,孝文帝于太和九年颁布均田令。

    而府兵制其实就是均田制下的寓兵于农,农民受田成为府兵,府兵要自备粮资,便减少了国家的养兵费用。而租庸调制在均田制之基本上施行,使得大唐能在隋末大乱,快速的恢复元气,以至于贞观盛世的降临。

    总得来说,兵力、赋税,都来源于土地,土地才是国家的根本,是大唐统治天下的根基。

    一个王朝是否兴盛,在于能否取得、维护民心。而维护民心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保护好百姓的土地。

    “孤举个简单的例子!长孙延,你爹要是把你的糖断了,你还愿意管他叫爹吗?”

    “不愿意!”

    是的,糖是长孙延的心头好,谁抢了都不愿意,这跟百姓手里的土地道理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治民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你只要能把他们生命和财产保护好,其他的百姓不会与你计较那么多。

    而做到这两点的官员,就算是再差劲,也不会差到那里去!

    “还有就是,宽仁,宽刑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有很多官员,仗着一点小权力,就把很小的问题放大,激怒百姓,以求自己的功劳可以最大化。

    是啊,当官没有政绩怎么行,而平时无事,就没有政绩,没有政绩,他们怎么升官的,故而便选择这条路。

    是,他们这么做不道德,但并不违反律令,所以就算你骂也没用,朝廷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。

    但真正亲民的官,一些无伤大雅的事,往往都会选择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的,老百姓土里刨食不容易,要不是困难到了一定的地步,谁会铤而走险呢!

    所以说,驭下要有度,不要太严厉。更不要得理不饶人,否则自食恶果的,很有可能是自己。春秋时宋郑大战,华元就因为少了车夫羊斟一碗肉,第二天就被卖了,成了敌国的俘虏。

    宁可得罪君子,不可屈服于小人,这个小人,在李承乾眼中还有另外一种解释,那就是贫苦的百姓。一旦被冒犯,往往难以释怀,甚至会持久地怀恨在心。老百姓要是被搞的没活路,他们就会让你也没活路。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是怎么来的,就是这么来的。

    “你们啊,将来都要司牧一方,记住孤今天的话,宽以待人,严于律己。”

    “在钱财上不计较,在真理上寸步不让,这样才能让你们的日子过得顺遂,明白吗?”

    七个小家伙答应的是挺痛快的,可瞧他们那半懵半懂的样子,李承乾知道,十句能记住一句就不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