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8h1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圆(双重生) > 第338章
    他将信揣进怀里,翻身上马,勒住缰绳行在回家的路途。

    这日,恰是曦珠月信结束后的第二日。

    去年,卫陵怕她还如前世,会在来至月信时疼地厉害,曾问过给她诊脉的郑丑,郑丑道她月信正常,并无宫寒之类的病症。

    住在一起后的第一个月信,他还是细察起她。

    她如往常一样吃喝,并不觉得疼。

    他在松口气的同时,疼痛在丝丝缕缕地蔓延心口,几要将他四分五裂。

    深夜帐内,她兴致高涨,缠了他三回。

    卫陵自然乐于应承,直到她的指甲挠他的手臂,沙哑着声叫停。

    给她擦洗后,他自己又纾解过一回,方才回到床上继续搂着她。

    忽听她说起后日要去赴宴,是黎阳侯府的小儿百日宴。

    卫陵闻言,立即皱眉道:“别去,我与娘说不让你去,去了做什么?”

    不过是后宅的妇人们聚在一起,借着这个宴会,想要见见卫家的三媳妇了。

    从前在孝期,不见出门;嫁进公府后,除了大婚那日,连面都不多露。

    今日近晌午,姨母让人唤她去正院,说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曦珠见他着急,粲然反问:“可是不去,要找什么借口呢?”

    “我想想,总之你不去。”

    无论如何,卫陵都不放心她出门,有了前车之鉴,他哪里敢放她自己一个人到外头。

    即使现在她是他的妻子了。

    若要出去,也得他跟着。

    曦珠道:“总不能每次出去,我都要你陪着。”

    她当然知道他为何这样子,在暖热的被中摸索到他的手,翻转手心,与他十指相扣。

    “我想出去走走,都是妇人在一块,不会出事。”

    “你别担心,大嫂也去的,我会一直跟在大嫂身边,不会到哪里去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不放心,托大嫂照看好我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既嫁给他,不能全然避开人。

    不过这两三年,她还需待在京城。

    她一再地说服他。

    最终,卫陵亲吻她的额头,叹道一句。

    “你千万别再丢了,不然会要了我的命。”

    曦珠诧然间,眉眼含笑,忍不住地捉弄他。

    “你这话的意思,若是我没了,难不成你不活了?”

    却见他目不转睛地,正看着她。

    语调低沉而缓慢。

    “嗯,就是死了,我也要找到你,我们要永远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烛火的映照中,他平静无澜的眸中,是她的倒影。

    刹那间,曦珠感到脊背窜来一股莫名的凉意,半晌都没反应过来,甚至要将僵硬的手,从他的手中抽出。

    只是在她念头冒出的一瞬,他又蹭过来,□□她的唇瓣,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难道我对表妹还不够好,你不想和我一直在一起吗?”

    见他这般,曦珠笑地偏头,躲开他的亲吻,道:“大晚上的,你说这样吓人的话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再推推他的肩膀。

    “去将灯熄了,明日你还要上职,闹到这会不困吗?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卫陵望她脸上犯困的神情,顺从地点头,又咬了咬她的下唇,方才起身下床。

    揭开素白纱罩的那刻,橘黄焰火随风跳动了两下。

    他朝它,轻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光亮摇曳挣扎时。

    卫陵抿了抿唇。

    他想,自己适才的话,吓到她了。

    绝不能有下一次了。

    灯灭后,他将纱罩重新盖上。

    青色纱帐垂落,回到床上,卫陵将她整个人揽在胸前,手掌抚摸她脑后柔滑的长发,低声轻语道:“睡吧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一如既往的,曦珠拱缩在他的怀里,于冬日黑暗的深夜,汲取来自他身上的热意。

    欢愉过后的疲乏,让她困地双眼紧闭,精神逐渐涣散。

    但她很清楚,在这个世上,没有谁离了谁,会活不下去。

    第121章 相思病

    从十月初起, 大燕各地的州府已陆续派人,护送军籍田地册子前来京城。

    已是十一月中旬,临近年底, 清闲了大半年的军督局内,一时如火如荼。

    各级官员正一手拨着算盘,一手翻着那些册子,将上面记录的军户人数、军田产出等检验核算。

    因自去年秋末至今年夏中, 在北疆与狄羌的战争,衣甲辎重粮秣、战死将士需赔抚恤、重修城池安置百姓等, 皆耗去大量饷银。

    加之峡州与海寇的几场海战, 又去大笔的银子,险些让国库不堪重负, 皇帝怒骂不止。

    前两日, 兵部那边又来个侍郎催促,快些将账面算好送去。

    至腊月初,兵部要将账呈给户部,户部也在夜以继日地盘查这年大燕各部的开支,到腊月底再上呈内阁审阅,最后由内阁递往皇帝。

    催得这般急,怕是今年的账比去年还难看,为避帝王怒火烧到自个头上, 各个衙署的长官正抠脑地想法子。

    军督局同样避免不了,都督孟秉贞坐在案前, 忙地头发都白了好几根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明年年初有六年为一期的京察, 各地文官武将要来京,经吏部考核;开春后还有武举科考, 要选出新一代的年轻将领,好为大燕储备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