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8h1小说网 > > 天才科举路 > 天才科举路 第174节
    “过年回家前,提前来信,我还赶车来接你。这些银子你收好,府城开销大,等我回去了,想办法再给你送些银钱来……”

    徐易平碎碎念的叮嘱着,那五大三粗的模样唠叨起来,却让人觉得窝心不已,徐韶华也只是含笑听着,看徐易平说累了,这便奉上一盏茶水。

    就这样,徐易平把自己想到的说完,已经是小半个时辰之后了,可他仍觉得自己又满腹的话语,却不知该如何去说。

    最后,徐易平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。

    短短数日,徐韶华一连送走了两个亲近之人,一时心绪难平,还是安望飞看出来后,拉着徐韶华去逛府城的书局。

    徐韶华这段时日也并未没有逛过府城,只不过当时是陪着徐易平给家里人买些礼物,再加上徐韶华不愿让徐易平久等,这便从未进过书局。

    这会儿,随着二人刚一入内,书局里寂静的氛围便让二人不由自主的放轻了脚步。

    随后,徐韶华抬眼看去,便见靠窗之处,有一张长桌,而那里此刻已经围满了人,这会儿正聚精会神的抄写着什么。

    “那些学子正在抄书,若他们可以抄下五本同样内容或是字数的书,便可以将自己想要的书带走。”

    安望飞低低的介绍着,这些学子都是贫寒出身,书局这一规定,倒是分外温情。

    对于贫寒学子来说,他们的时间,精力往往是最不值钱的,所幸店家可以容许他们以此换书。

    “店家大义,这样一来,既可以让人通过书写对书中内容有一二了解,又可以解了寻常学子手中银钱短缺的窘境,但也不知店家是否会吃亏。”

    “应是不至于,这些能抄书的学子,店家对于字迹也有要求,可不能让人浪费了笔墨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了然颔首,随后这才与安望飞分开,在店中转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书局门脸不大,可是里面却大有乾坤,其中书架横纵排列之数共计十六架,更有一些寻常话本被放在筐中供人翻阅。

    这会儿,那正中放着一盆徐韶华颇为熟悉的青兰,轻风乍起,兰香与墨香齐舞,意境悠远。

    徐韶华一一在书架前走过,这里面比较重要的书籍,都在当初文先生赠给他的那堆书里,更不必提那上面文先生的诸多注释,千金难得。

    是以,徐韶华这一番察看后,倒是兴趣缺缺,最后索性去了杂书一栏,在那里却找到了两本心仪的棋谱。

    “华弟。”

    安望飞走过来看了一眼徐韶华手中的棋谱,忍着扶额的冲动,低低道:

    “华弟,那里那么多书,你不看看吗?”

    徐韶华欣赏着手中的棋谱,随口道:

    “该看的都看完了,不必再行购置。”

    文先生当初的慷慨,足够徐韶华在乡试前省了不少气力,而这也是大部分学子拜师的原因。

    就如许青云,当初他之所以急于拜在柳先门下,看中的出了柳先大儒的名号外,更多的,便是柳先那些藏书。

    如今书局之中,有学子需要的大部分书籍,可是曾经那些孤本古籍,却只会是大家藏书,连刻本都不会有。

    安望飞听罢,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徐韶华,等二人结账的时候,徐韶华看着安望飞选出的一摞书,没忍住笑了出来,调笑道:

    “望飞兄这般勤学,那日后我可要好好督促了。”

    随后,徐韶华一一察看了书名后,抽出了两本:

    “这两本经论学说与这四本之中多有重合,望飞兄不必购置,免得耽搁时间。”

    安望飞听了这话,眼睛一亮,高高兴兴道:

    “我就知道带华弟出来没有错!”

    这可不止是省钱的事儿,若是安望飞自己,除非他将所有书看过,这才知道里头重合了多少。

    可到了那一步,也不知要耽搁多少时日!

    第93章

    安望飞兴冲冲的说着, 徐韶华只是轻轻一笑:

    “能对望飞兄有一二助益便好。”

    安望飞这会儿只呲着大牙傻乐,恨不得拉着徐韶华在书局里搜罗一圈,而一旁正坐在躺椅上打盹的店家这会儿也睁开了眼睛, 深深看了徐韶华一眼:

    “小郎君好毒的眼, 这怕已是博览群书了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也没有想到会惊动了店家,不过店家的一番善举,徐韶华心中很是敬重, 这会儿只恭谨道:

    “您言重了, 小子学识浅薄, 不过与同窗玩闹几句罢了。”

    店家捋了捋胡子, 淡声道:

    “不必谦虚, 你这同窗有你这样的友人,乃是一件幸事。”

    安望飞连连点头, 随后店家起身慢悠悠的为二人结了账, 更是大手笔的以七折作价。

    “这个价格……”

    徐韶华看了一眼店家,店家只是摇了摇蒲扇,又躺了回去:

    “学识易物,小郎君不必放在心上,我泰安府曾经也是人才济济, 没想到……”

    店家眼中闪过一丝追忆, 随后直接用蒲扇遮着脸,打起了小呼。

    徐韶华虽然觉得那店家所言应有隐情, 可见他如此,徐韶华也不是对陌生人追根究底之人, 随后二人便结伴出了书局。

    这会儿日头还没有那么高, 安望飞便拉着徐韶华在街上转悠尝鲜,府城里面很多吃食, 都是瑞阳县所没有的。

    若说瑞阳县的炸果子只是单单糖果子,那府城就已经把其玩出了花,里头糖果子、咸果子、五香果子,就连形状也是千姿百态。

    “华弟,我要一份糖果子,你呢?”

    “五香果子吧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随口说了一句,这五香果子里还放了一点儿花椒芽,一炸出来那种酥麻椒香的香气让人只觉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。

    而就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时,一众官兵如狼似虎的压着一个散发书生从让而过。

    “我是冤枉的!我这是冤枉的啊!”

    杨千越一边被推搡,一边惊叫着:

    “我可是通过了县试,你竟然敢枷我!”

    李捕头听到这里,只将手按在自己腰间的大刀上,冷冷一笑:

    “等你过了院试,成了秀才再来与我说这些吧!”

    “你!”

    徐韶华适时的回过头,与李捕头对视一眼,李捕头正在办公差,当下只是冲着徐韶华点点头,随后便压着破口大骂的杨千越继续朝前走去。

    甚至因为杨千越的骂声,李捕头直接带着他走了全城,随着杨千越的声音远去,徐韶华眸色淡然的看着他的背影。

    曹兄死时,甚至不知自己因何而死。

    这样滋味,也应让罪魁祸首尝一尝了。

    因为看到杨千越被抓,徐韶华心情难得好了几分,与安望飞在街市上逛了足足一个时辰,这才尽兴归家。

    等回了自己的屋子,下意识的便唤了一声:

    “大哥,我想喝酸梅汤……”

    而等徐韶华反应过来,却不由的摇了摇头,这段时日真是被大哥娇惯了。

    正在这时,门外传来几声叩门声:

    “徐小郎君,郎君让我给您送些酸梅汤来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推门一看,是胡文绣的贴身侍从,那侍从也不怵,只落落大方道:

    “郎君听到您回来了,想着外头暑热,让我为您奉一壶酸梅汤解解暑。”

    “有劳文绣同窗费心了,可知文绣同窗明日如何安排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郎君虽不畏热,可这时节,自然是早去早好。”

    徐韶华点了点头,示意自己知道了,随后这才关上门,一口酸甜沁凉的酸梅汤下肚,徐韶华的离愁别绪也因此消了几分。

    纵使大哥不能一直陪自己,可还有同窗呢。

    徐韶华微微一笑,喝尽了两碗酸梅汤,这才在榻上浅眠起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,众人一如既往的早早起身,徐韶华正好练完了剑,擦了擦汗,重新换了一身衣服这才与众人会和。

    小院的后续事宜,徐韶华提前便与牙人打了招呼,只是临别前,他还是在榻上放了十两银子,以表谢意。

    在小院住了这么些时日,走时竟还有些不舍,可很快这丝不舍便被一众少年抛之脑后。

    他们踏着晨光,奔向那座人人向往的府学,奔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。

    府学坐落于府城最中心地带,这一路过去,各种吃食小店、成衣店、书局等等店铺鳞次栉比,端的是热闹纷呈。

    若是徐韶华没有看错,那府学的另一边的一处边角,竟有一座飘着粉纱高楼,那温柔缱绻的风格独树一帜,让人浮想联翩。

    府学作为占据府城中心地带的关键建筑,其整体布局左学右庙,徐韶华一行人先行进文庙拜了孔夫子,这才进入府学。

    一行人来的不算晚,可前面的队伍也已经排起了长龙,此番前来做登记的,乃是府学中称得上翘楚的几位学子,他们个个宽袍博带,举手投足间自有风仪。

    安望飞见离他们还有老长一段距离,这便拉着徐韶华说话:

    “华弟,看到了吧?前头那几位应当都是历年留下来的院试次名之后的学子,可即使如此,观之气度也是卓尔不凡,也不知那些被贡入京中国子监的案首们又该是何等风姿?”

    安望飞面露向往之色,随后看向徐韶华:

    “不过,我是不指望了。人家国子监非院案首不取,唯一能够有所改变的,那便是其他学子……能在案首刚进府学时的头场月试中胜过院案首。”

    安望飞说到这里,看了徐韶华一眼,随后努了努嘴:

    “若是我没有猜错,那几位学子,十有八九是冲着华弟你来的。”

    府学每年只有一个贡监的名额,国子监又挑剔的厉害,若不是院案首,那便得能考过院案首。

    按照府学往年的规律,头一年大都是被老生拿了府学的名额,次年才是真正的院案首去国子监的时候。

    毕竟,纵使是院案首,也远远不及在府学中磨练数年的其他学子。

    徐韶华听到这里,不由得扬了扬眉,此举未尝不是府学的教授想要好好打磨一下院案首的心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