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鲁王许诺:“待本王登上皇位,定许你做皇后。”

    贵妃被皇后之位哄得有瞬间的向往,但她很快冷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如果我做了皇后,那鲁王妃如何自处?”

    “她?”鲁王毫不在意的说道:“给她封个贵妃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没起到安抚贵妃的作用,反倒让她冷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个男人风流多情,很会哄女人开心,拿来做个情人排遣深宫寂寞倒很好。

    但现在就看出来了,他不是个能依靠的对象。

    连发妻都说贬就贬,固然她靠着现在的爱情得到了皇后之位,以后他要是喜欢上了别人,还不是说废就废?

    于是贵妃拒绝了。

    鲁王有些恼羞成怒:“本王是看你在后宫不得宠可怜,才想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,你竟然还不知好歹?”

    “那本王自己去。”说罢他甩手离开。

    走到一半,见贵妃毫无挽留之意,他更大幅度的甩了甩袖子才走。

    贵妃目送他离开后,抱起贝婧初,也没了再逗孩子的心思。

    就把贝婧初抱回了御书房,正好撞上鲁王觐见。

    但人已经进来了,再退出去显得可疑。

    贵妃只能把贝婧初还给皇帝,期盼着赶紧走。

    皇帝从贵妃手里接过闺女的时候就听到:【来了来了,鲁王过来一定是来献丹的,然后大吹特吹仙丹可以长生。

    皇帝就是这样被搞垮身体的,又是造作又是丹药又是夜明珠,还硬生生撑到了男主长大。我爹这身体底子是真抗造啊!】

    皇帝瞟了一眼台下的鲁王,不得不说他这步棋走得不错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小家伙的提醒,皇帝觉得自己恐怕真会着了道。

    谁能抵挡长生的诱惑呢?尤其是已经应有尽有,除了寿命无法控制的帝王。

    “臣妾告退了。”贵妃行礼。

    皇帝挥手同意她退下。

    鲁王坐在下首对皇帝说道:“阿兄,臣弟最近拜访了一位道长,可炼制仙丹。那丹药臣弟吃过,一颗下去令人容光焕发、精力充沛,和仙丹无异。”

    因为越朝国师的存在,整个国家对佛道之事还是很推崇的,对道士僧人更是尊重。

    说着鲁王拿出一个金丝楠木盒,打开盒子,里面的软绸黄锦托垫着一枚鲜红色的丹药。

    那“仙丹”的颜色红的鲜艳欲滴,都和普通的黑漆漆的药丸不同,看起来都更仙气。

    蒋公公从他手上接过东西,呈到皇帝的书案上。

    皇帝看着那枚丹药,忍不住想,连公主的心声和预言之事都有了,那真的有让人飞升成仙的丹药也不奇怪吧?

    怎么就能证明,这丹药一定是损害人身体的呢?

    万一是真的仙丹呢?

    第16章 将军府的二小姐是多么的矜贵

    贝婧初一看:【好家伙,比挨了巴掌的脸还红!这得添了致死量的朱砂和重金属吧!

    【果然越漂亮的东西越危险。】

    皇帝:......好吧。

    “臣弟想着,阿兄乃真龙天子,如此仙丹,当然要您享有了。

    这不,臣弟就去劝说道长为阿兄效力。

    可道长是方外之人,说要心诚才愿意出山,除非皇上亲自去请。”

    这也是他的幕僚们想的主意。

    得道仙人要足够傲气,才有神秘感。

    皇帝亲自三顾茅庐请的,才会让他信服。

    鲁王等着皇帝问他道长身在何处,他再说出一座山的名字。

    还没有具体的地点,需要皇帝自己去找。

    找到以后,还会有道童阻拦,说师父下山游历去了,归期不定。

    这样皇帝就会心急如焚,越发期待那个道长的到来,以后就会对那道士言听计从。

    鲁王梦做得很好,已经快想到皇帝吃丹死了以后,自己登上皇位的画面了。

    结果听到皇帝不甚在意的说:“不出山就算了吧,朕也不强人所难。”

    鲁王:“啊?”

    “不是皇兄,人在的话可以天天吃仙丹,但人不在的话,只有臣弟求的这一颗了。”

    皇帝眼皮都不掀一下,继续埋头自己的折子里回答他:“一颗就一颗吧,证明朕和长生无缘。”

    高座之上的皇帝淡然得才跟个真正出家的人一样。

    【牛逼!竟然能抵抗仙丹的诱惑,果然我阿耶不是一般的皇帝。】

    贝婧初开始怀疑自己穿的是同人文,否则剧情怎么越崩越离谱了呢?

    这下鲁王不淡定了。

    一颗怎么行?一颗最多能毒死皇帝身边的那个婴儿。

    都还不一定。

    鲁王站在那里还想说什么,皇帝终于抬眼看他:“你去想想办法吧,尽量把人找来。”

    要是把路全给人堵死了,他的好弟弟还怎么把戏唱下去。

    【唉~果然炼丹是皇帝都逃不过的宿命啊。】

    皇帝捏了捏皱着眉头的小家伙软嫩嫩的脸颊。

    上朝的时候还聪明着呢,怎么现在就看不懂他是在将计就计了呢?

    鲁王松了口气,虽然和预想中有偏差,好歹是把人安插进来了。

    原著里千青道人是个大反派,因为献丹得到皇帝的尊重信任,在皇宫里很是张扬无忌,甚至一手遮天。

    皇帝对他的器重,已经到了就是国师进言也不听的地步。